无人机电机是整机动力系统的核心部件,承担着将电池储存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任务,并最终通过螺旋桨产生推力。无论是消费级航拍无人机、FPV竞速无人机,还是工业级长航时无人机,都离不开电机的高效运转。电机性能的优劣,直接决定了无人机的续航时间、飞行速度、载荷能力以及操控稳定性。
然而,“无人机电机”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(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无人机电机内容,可以先阅读我们的FPV电机指南)。根据不同的分类角度,电机可以分为多种类型:有的基于工作原理(驱动方式),有的基于结构设计(转子形式),还有的取决于无人机整体的飞行架构(多旋翼、固定翼、VTOL等)。理解这些分类,不仅能帮助爱好者快速区分常见电机类型,也能为玩家在选型时提供参考。
本文将从三个主要维度来介绍无人机电机的类型:驱动方式(有刷/无刷)、转子结构(外转子/内转子)、无人机架构(多旋翼/固定翼/VTOL/共轴系统)。

一、按驱动方式分类
无人机电机最基础的分类方式是根据驱动方式(换向原理)来划分,即电流在电机内部如何切换方向,从而推动转子持续旋转。按照这一点,可以分为有刷电机和无刷电机。这两类电机虽然原理差别不大,但在性能和应用上却有着明显区别。
1. 有刷电机
工作原理
有刷电机依靠电刷和换向器的机械接触来实现电流换向。当电流经过电刷进入线圈时,电磁力推动转子旋转;随着转子转动,换向器不断切换电流方向,从而形成连续旋转。
优点
成本低廉:制造工艺简单,适合大规模低价生产。
控制简单:只需直流电源即可驱动,无需复杂电调(ESC)。
适合入门:易于理解和调试,常用于玩具级无人机。
缺点
寿命短:电刷与换向器长期摩擦,易磨损,需要定期维护或更换。
效率较低:摩擦和火花导致能量损耗,电能利用率不高。
噪音大、易发热:高速运转时摩擦剧烈,不适合长时间稳定飞行。
应用场景
常见于低价玩具无人机和部分超小型训练机型。
在需要极低成本的教育或娱乐产品中依然有应用。
但随着无刷电机的普及,有刷电机在航拍和竞速领域已基本退出主流。
2. 无刷电机
工作原理
无人机无刷电机取消了电刷和机械换向器,改为通过电子调速器实现电子换向。ESC根据飞控信号快速切换电流方向,驱动转子磁场连续旋转,从而获得高效、稳定的动力输出。
优点
高效率:电能转换率高,减少能量浪费。
寿命长:没有机械摩擦部件,理论寿命远超有刷电机。
动力强劲:可驱动大桨、高推力输出,适配各种飞行需求。
运行稳定:噪音低、振动小,飞行更平稳。
缺点
成本较高:需要精密制造工艺,价格通常比有刷电机贵。
依赖ESC:必须配套电子调速器,系统复杂度增加。
调试要求高:参数设置(PWM、协议、限流等)需要经验。
应用场景
目前几乎所有中高端无人机的标配电机。
航拍无人机(DJI、大疆Air/Phantom系列)。
FPV穿越机和竞速无人机(高KV型号,爆发力强)。
工业无人机(如物流、农业喷洒、巡检),使用大尺寸低KV无刷电机。
二、按转子结构分类
除了驱动方式之外,无人机电机还可以按照转子结构来分类。不同的转子布局直接决定了电机的扭矩输出特性、转速范围以及适配的螺旋桨尺寸。无人机常见的转子结构主要分为外转子电机和内转子电机两类。
1. 外转子电机
工作原理与结构
外转子电机的转子在电机外部,定子在内部。转子壳体与电机外壳相连,旋转时带动螺旋桨转动。由于磁体分布在外圈,转动半径更大,因此在较低转速下也能输出更大的扭矩。
性能特点
大扭矩输出:能直接驱动大尺寸螺旋桨。
转速适中:转速相对较低,动力输出更平稳。
散热良好:外壳旋转带动气流,热量更容易散出。
重量略大:因为转子在外部,增加了一定的惯性。
应用场景
多旋翼无人机的主流选择。
航拍无人机(强调稳定推力与低振动)。
长航时和工业无人机(驱动大桨以提升效率)。
2. 内转子电机
工作原理与结构
内转子电机的转子位于电机内部,定子在外壳内壁。转子质量较小,转动半径短,因此电机能够在更高频率下快速旋转。
性能特点
高转速:可以轻松达到数万转/分钟。
响应快:适合需要快速加速或频繁变速的场景。
扭矩相对较低:通常需要搭配小桨,或通过齿轮减速来放大扭矩。
体积小、重量轻:但相对更容易发热。
应用场景
FPV竞速无人机(追求高转速和快速响应)。
固定翼无人机(需要长时间巡航的高速电机)。
部分小型高速无人机平台。
三、按照无人机架构分类
除了从电机的驱动方式和转子结构出发,我们还可以根据无人机的整体飞行架构来划分电机类型。不同的飞行器架构决定了电机的数量、布局以及对推力和效率的需求,因此衍生出多种具有代表性的电机应用场景:多旋翼电机、固定翼电机、VTOL电机和共轴电机系统。
1. 多旋翼电机
工作逻辑
多旋翼无人机依靠多个电机同时工作来实现升力和姿态控制。飞控通过调节各个电机的转速差来完成悬停、上升、下降和转向。
性能特点
电机数量多(常见为4、6、8个),负载分摊,冗余度高。
常配合外转子无刷电机,以提供稳定大扭矩。
需要电机响应速度快、转速调节精度高。
应用场景
消费级航拍无人机(如DJI Mavic、Phantom系列)。
工业应用(测绘、巡检、农业喷洒)。
FPV四轴竞速无人机(小尺寸高KV电机)。
2. 固定翼电机
工作逻辑
固定翼无人机依靠机翼产生升力,电机只需提供前向推力。电机可采用推式(安装在机尾)或拉式(安装在机头)的布局。
性能特点
对效率要求高,需要长时间稳定巡航。
常采用高效外转子电机,中小型固定翼也会使用轻量内转子电机。
需兼顾轻量化和可靠散热。
应用场景
测绘无人机、侦察无人机。
长航时物流无人机。
工业级固定翼平台(如管道巡检、边境监控)。
3. VTOL电机
工作逻辑
VTOL无人机结合了多旋翼和固定翼的优势。电机既要能提供垂直升力,又要能支持前向巡航,因此通常需要复杂的倾转结构或多套电机系统。
性能特点
多模式工作,要求电机耐久性与响应速度兼备。
常见形式:倾转旋翼、倾转翼、复合翼。
电机通常需要在不同飞行模式下切换功率输出。
应用场景
工业级长航时巡检无人机。
物流运输平台(城市/山区航线)。
军用战术侦察无人机。
4. 共轴电机系统
工作逻辑
共轴电机通过上下对置的双螺旋桨(对转),在有限的机臂或机体空间内成倍提升推力,常见设计是“一根轴上双桨”或“双电机同轴叠加”。
性能特点
在有限尺寸内增加升力,提升推力密度。
对称对转结构可抵消部分反扭矩,提高飞行稳定性。
系统复杂度高,效率略低于单电机方案,同时维护和调试难度更大。
应用场景
重载运输无人机(物流、消防、救援)。
军用无人机(提高冗余性与安全性)。
特种VTOL架构无人机。
无人机电机分类对比表:
分类维度 | 类型 | 工作原理 | 主要特点 | 优点 | 缺点 | 典型应用场景 |
按驱动方式 | 有刷电机 | 依靠电刷 + 换向器进行电流换向 | 结构简单,直流电可直接驱动 | 成本低,控制简单,适合入门 | 寿命短、效率低、噪音大、易发热 | 玩具无人机、教育/训练机型 |
无刷电机 | 通过电调(ESC)实现电子换向 | 高效率,输出稳定 | 寿命长、动力强劲、低噪音,可驱动大桨 | 成本高,必须配ESC,调试要求高 | 消费级无人机(如大疆、FPV)、工业无人机(物流、喷洒、巡检) | |
按转子结构 | 外转子电机 | 转子在外、定子在内 | 低转速即可输出大扭矩 | 大扭矩、推力稳定、散热好 | 略重,惯性大 | 多旋翼无人机、航拍无人机、工业平台 |
内转子电机 | 转子在内、定子在外壳内壁 | 高转速、响应快 | 转速高、体积小、重量轻 | 扭矩小、易发热、大桨需配齿轮减速 | FPV竞速无人机、小型高速无人机、固定翼无人机 | |
按无人机架构 | 多旋翼电机 | 多个电机同时分配推力实现升力与姿态控制 | 需快速响应与精准调节 | 冗余度高、悬停稳定、操控灵活 | 功耗大,电机数量多增加重量 | 四旋翼、FPV竞速机、航拍无人机 |
固定翼电机 | 机翼产生升力,电机只提供前向推力 | 拉式/推式布局 | 高效率、续航长 | 无法悬停 | 测绘无人机、侦察机、物流无人机 | |
VTOL电机 | 兼顾垂直起降和前向巡航 | 倾转旋翼/倾转翼/复合翼结构 | 模式灵活,兼顾升力与巡航 | 结构复杂,维护成本高 | 工业巡检、物流运输、战术无人机 | |
共轴电机系统 | 同轴双桨对转提升推力密度 | 提升升力,抵消反扭矩 | 占用空间小,飞行更稳定,冗余度高 | 效率略低,系统复杂,维护困难 | 重载运输无人机、军用无人机、消防/救援无人机 |
四、总结
无人机电机并不是单一的部件,而是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,了解这些常见的电机类型,有助于我们在选型时根据应用场景做出更合理的判断。无论是追求稳定航拍、极限竞速,还是工业载重与长航时飞行,电机类型的选择都会直接影响无人机的性能和可靠性。未来,随着无人机应用的不断扩展,电机技术也将持续演进,带来更高效、更耐用、更智能的动力解决方案。